当前位置: 首页 > 综合

【理通三迤】用好调查研究这把“金钥匙”_焦点热文

来源:云南网 发布时间:2023-04-25 00:33:35


【资料图】

作者:罗恒春

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、成事之道,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,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。党员领导干部要善用调查研究之“钥”,去破解难题之“锁”,真正使调查研究工作成为破解难题的“金钥匙”、推进发展的“加速器”。

要“身入”,更要“心至”。“身入”解决的是“在现场”问题,目的是拉近调研者与群众之间的空间距离;“心至”解决的是“在状态”问题。这就要求党员领导干部从机关里走出来,真正做到扑下身子、迈开步子、沉到一线,亲自了解实际情况。调查研究要取得好的效果,不仅要拉近调研者与群众之间的空间距离,还要拉近两者之间的心理和情感距离。

如果只是“身入”而没有“心至”,就不可能把调查研究做深、做实、做细,取得实效,甚至有可能犯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错误,如走走“指定路线”、看看“规定动作”、听听“悦耳之词”等。调查研究,最忌作风漂浮、玩花架子,搞表面化调研、为调研而调研,要摒弃那些“作秀式”调研、“盆景式”调研、走马观花式调研和蜻蜓点水式调研。开展调查研究,就要坚持问题导向,奔着问题去、向着难处攻,发现问题、直面问题,心中方有底气,脚下更有力量。

要“调查”,更要“研究”。调查是研究的先导和前提,是基础工作;研究是调查的发展和深化,是核心工作。调查贵在“实”,要坚持问情于民、问需于民、问计于民,主动深入基层、深入实际,围绕选定的课题,采取实地查看、听取汇报、查阅资料、走访座谈、问卷调查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,掌握大量翔实的第一手材料,为形成有内容、有分析、有深度的研究奠定基础;研究重在“效”,调查结束后一定要通过深入分析、研究、论证,形成针对性、指导性、操作性强的意见和建议,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。

如果在开展调查研究过程中,只调查不研究,就好比厨师把菜都装进了篮子里面,而不去花心思研究怎么把菜做好。那些调查多、研究少,情况多、分析少,不解决什么问题的调查研究,在工作中是事倍功半的。只有搞好调查研究,才能掌握科学决策的“源头活水”,才能制定出符合客观实际的政策,保证在工作中少走“弯路”和“错路”。党员领导干部开展调查研究时,要有的放矢,以发现“问题”和解决“问题”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。要深入调查研究,主动拉近与群众的思想感情距离,真正了解群众所思、所想、所需和所盼,密切联系人民群众、不断增进同人民群众感情。

要“解忧”,更要“聚心”。知民情解民忧,方能帮民众聚民心。基层是群众最集中的地方,是矛盾和问题容易出现的地方。党员领导干部应该将更多时间、精力投入到“听民声、收民意、解民忧、察民情、帮民困、聚民心”上,深入实际、深入基层、深入群众进行实地的调查研究,听取群众意见,加深与群众的感情,做到“面对面”“心贴心”“实打实”服务群众,把群众的事办好、处理好,赢得信任。只有把群众的利益时刻放在心上,对群众充满真情地去服务,才能把基层工作做好,才能凝聚人、得民心。要打破传统的工作作风和思维格局,转变观念,把“干部动嘴、群众跑腿”变为“群众动嘴、干部跑腿”,用行动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、最直接、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和最困难、最忧虑、最急盼的实际问题,始终与群众站在同一战线上,汇聚民心,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,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。

大兴调研之风,不能只是“一阵风”,不能“吹之即散”。党员领导干部既要继承老一辈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,也要对调查研究加以创新,灵活运用访谈、蹲点、跑面以及大数据分析等多种手段,进一步拓宽调研渠道,丰富调研形式,以更系统科学的方式,不断提高调查研究的针对性,把调研成果转化为破解难题的实招硬招。

标签: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每日贵州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京ICP备12018864号-37   联系邮箱:291 323 6@qq.com